Close
Free HTML5 Bootstrap Template

老师晓说

上一篇

“教书几年来”

作者:建筑工程系 马婧老师

谈到“几年来”,总有一种咀嚼日子的味道,也确实,日子需要咀嚼。

时间的如水不停留成就的最大功绩便是遗忘。遗忘有时是一剂强心剂,让人忘掉悲伤,忽略疼痛,从而有勇气继续前行。但有时遗忘却又像“软骨散”,让人软了骨头,软了精神,只知道“蒙眼按轨”地前行。可是,最可怕的不是这“软骨散”本身,而是中了“软骨散”却不自知的状态。你还记得,自己的初心是什么吗?教书十几载,你还记得理想是什么?日复一日,有多长时间没有认真读一本书了?有多长时间没有学习新的知识了?二十岁时决定要做成的事,现在做成了几件?当思考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你才注意到自己的年纪,原来不过才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三十而立。2001年4月1日,33岁的空军战士王伟以最后一句“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事实上,王伟2001年4月1日早上驾驶歼-8飞机到南海上空监视美国侦察机只不过是他多次执行过的一次"例行任务"。但33岁的王伟再也没有回到基地,他的歼-8飞机和美国EP-3电子侦察机在距离海南104公里的上空发生碰撞。跟王伟同时监视美机的另一位飞行员赵宇介绍说,当时王伟飞机的尾部被美机螺旋桨刮得"像纸片一样"飞散开了。王伟履行了他的誓言,实际上,他只是尽了一个军人的职责。但王伟是在同美国这个强敌对抗中殉职的,他的事迹就有了不同凡响的意义。

四十不惑。1944年7月24日,邹韬奋在上海病逝 ,享年48岁。他主编《生活周刊》,创办生活书店和著名的三联书店,在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影响很大。7年里,《生活周刊》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刊物,一跃发展成为"风行海内外,深入穷乡僻壤的有着很大影响的刊物";发行量最高达到15.5万份,"创造了当时期刊发行的新纪录"。《生活周刊》自邹韬奋接办的那一天起,就敢于同黑恶势力作斗争,力图"求有裨益于社会上的一般人",久而久之,它渐渐变为"主持正义的舆论机关"。1944年9月28日,中共中央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对其一生及其从事的事业给予高度评价。

诚然,日子是需要咀嚼的。在咀嚼日子的时候,有些记忆才开始复活。杨绛先生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现在每天被各种“快餐类”消息充斥着,朋友圈,微博,怎么简洁怎么来,几个关键词构成了一个信息点,不求甚解。久而久之,晨钟暮鼓的安逸让我们忘了初心了。珍惜当下,找回初心,踏踏实实地充实丰富自己,不枉费学生的一句“师”的称呼。读书时,校训是“为人师表”。四个大字立在校园中,曾在心里默默地不屑过。总觉得,为人师表多么普通的四个字,怎能够称得上校训?现下,成为一名教师,才深刻觉得做到“为人师表”四个字是多难,而就是这普普通通的四个字道尽了作为一名教师的所有责任与义务。想让学生学好,首先自己要学好。想让学生做好,首先自己要做好。

我曾觉得自己是一名“敲钟人”,在学生懒散懈怠时为他们敲响警钟。殊不知,我自己也是需要一位敲钟人呢?

是的,我想每位老师的初心都是想成为一名好老师!不为世俗名利,只为不改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