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ree HTML5 Bootstrap Template

我的家训

上一篇 下一篇

​孔融让“礼” ,而非梨—记我的家训

作者:管理工程系 贺自祎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而父母的知行让我懂得一个家有良好的风气,可以树立了良好的家庭观念,这个家庭才能和睦、从而我们的大家方可和谐!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世代代传承形成的稳定的道德规范,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家中每个成员生活方式的总和。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任人的立家之本。古来诸葛亮的《诫子书》、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傅雷的《傅雷家书》等都一一成为了诸多家风、家训的典型事迹;而这些优秀的家风、家训无一不有着良好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所散发出的耀眼光芒。

幼嫩的树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而良好的家规、优秀的家训这正是父母提供给我健康成长的肥沃土壤。

尊老爱幼。很小的时候总是听爸爸给我讲孔融七岁让梨的故事,其中让我影响颇为深刻的有两句话——孔融的父亲问他说:“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孔融对答说:“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七岁的孔融闻而望道,小小年纪方可知尊老爱幼的行为在我的幼年时期生根发芽。从上幼儿园开始,爸爸妈妈一直交到我说要懂得尊老爱幼,而幼小的我一直以为这仅仅是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我只知道有大的梨要让给比我年长的人吃。但在我小学一年级的一次经历过后我方知七岁让梨的孔融,他让的不仅仅只是一个“梨”字。小学一年级的一天,我独自做公交车回家,我清楚的记得那天车上的人很多,上车后一旁的一位阿姨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我了,我当时高兴坏了想也没想对阿姨说了声谢谢就坐了下来。但在过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司机一个急刹车一车的人都习惯性的动作向前倾倒。就在这时,给我让座的那位阿姨被狠狠的摔倒在地,售票员阿姨赶忙过来把摔倒的阿姨扶起,然后对对着我说:“小朋友快起来,你坐的是残疾人专坐,这位阿姨是残疾人,她每天都坐在这的!”听到这句话后,我的脸顿时感觉火辣辣的疼,一位残疾人阿姨竟然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我,而我始终没有注意到那位阿姨是靠假肢才能行走……在那件事情发生后许久的时间里每当爸爸再给我讲起孔融让梨的故事时,我也把这位让我心生敬畏的残疾人阿姨让座的故事分享给他听。

要做一个诚实、守信、善良的人。清楚地记得妈妈给我讲的那个关于狼的故事。故事是这样讲述的:两只在交战的狼,一只狼是恶狼——它代表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傲慢、自怜、怨恨、自卑、谎言、妄自尊大、高傲、自私和不忠。另外一只是善良的狼--它代表喜悦、和平、爱、希望、承担责任、宁静、谦虚、仁慈、宽容、友善、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贞。这两只狼大战了三天三夜后仍未分出胜负,第四天两只狼已疲惫不堪,拖着饥肠辘辘的身躯仍在战斗。故事讲到这妈妈停下来问我:“你认为哪只狼会赢呢?”我脱出而出:“当然是善良的那只”。妈妈停顿片刻说“是那只你选择将你手中食物喂给它的那只狼会赢”!很长时间里我都没明白妈妈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的给我讲述这个故事……直到后来的一件事情才让我发现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因为我是女孩子的原因,我的每次出入都有门禁要求,所谓门禁就是无论我什么时候出门都要和爸爸妈妈提前报备一下回家的时间,而且必须按承诺的时间回来。记得有一次去同学家过生日,本来和妈妈说好的晚上9点前回家,但那天我却比承诺的时间整整晚了两个小时。满怀愧疚的回到家后,我轻轻的关上屋门,一直在等我回来的妈妈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说 “不早了,快洗洗睡吧,明天还要早起上学”。原本以为躲过暴风雨的我听到妈妈的叮嘱后迅速洗漱、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妈妈像往常一样已经去上班了,但和以往不同的是餐桌的早点旁边多了一封妈妈留给我的信。妈妈在信中说“孩子,其实给你讲两只狼的故事时妈妈最想对你说的是善恶就在一瞬间,如果你在生活中选择了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那么在以后的的生活中你就是一个内心坦荡的人!妈妈答应你的事妈妈肯定能做到,妈妈相信你也一定可以做到并且可以做的很好。”妈妈给我讲的这个故事和叮嘱我的话我此生也会铭记于心。

先辈们的言传身教,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经验和凝聚的智慧总结出的家风与家训,不仅利己,更使得我们这些子孙后代都受益匪浅!同时,我很荣幸可以生长在一个注重家风建设的家庭,正如爸爸常说我们中国人讲的就是“无规矩不成方圆”。的确,或许在我的家中还有很多的家规、家训并没有形成书面化的文字,但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正是因为这种力量,才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有使命、有担当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就好似陪伴我们成长的土壤,家风好,家里的人就会茁壮成长;相反,如果这个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那么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因为失去营养而逐渐干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让好的家风化成一缕清风,伴随我们每个人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指导教师: 沈 玮